
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权威性专业学术期刊,于2003年3月正式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4980/R,ISSN 1672-3244。由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口腔医学教育家、中国口腔医学界第一位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担任主编,著名口腔医学专家王大章教授、张震康教授、刘宝林教授、李金荣教授、张志愿教授、俞光岩教授担任副主编,郑家伟教授担任常务副主编,国内外70余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杂志辟有临床及基础研究论著,综述、讲座,学术争鸣,临床总结、短篇报道等栏目,及时报道和反映我国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新成果、新经验、新理论、新知识,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开辟继续教育园地,以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学事业。杂志为季刊,标准A4开本,每期64页,铜版纸彩色印刷,每本定价6.00元,全年定价24.00元(邮购者全年30.00元)。联系地址: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部。联系人:费斐。电话:021-33083812,63121780,63138341-5271。
职称评审材料准备与论文撰写要点详细解释
时间:2024-05-07 14:34:54
职位晋升和职称评审,无疑是我们职场生涯中的重要环节。不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私人企业,不论你是教师、医生、工程师还是技术员,都怀揣着晋升至更高职位的梦想。因此,“职称评审”、“职称评审材料”以及“职称评审论文”等话题备受瞩目。每个人在职称评选上都展现出一丝不苟的态度,希望借此机会实现自己的职业跃升。
然而,对于初入职场的朋友们来说,这些流程和材料可能还相对陌生。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职称评审所需准备的材料,帮助你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职称评审材料的准备
每年职称评审涵盖的专业和岗位繁多,如医疗、教育、工程等各个行业。尽管不同行业和等级的职称所需材料有所差异,但以下是一些普遍需要准备的材料: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详细的联系地址和多种联系方式。这些信息用于核实申请人的真实身份。
学历资格证明:必须提供学历证明、毕业证、学位证等,以证实申请人的教育背景。此外,对于需要通过考试获得的资格,如教师资格证,也需一并提供。
工作资历证明:若申请更高级别的职称,应提供当前职称的证明,以表明自己具备申请更高职称的资格。相关证明文件可能包括职称证书、单位聘用合同等。
个人奖项及荣誉:申请人在该领域所获得的奖项和荣誉证书,是展示自己在该领域卓越成就的有力证明。例如,科研领域的科技专利、发明专利等。
特殊材料:对于医疗或科研等领域的职称评审,学术论文材料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论文能够证明申请人在学术理论方面的成就。此外,某些行业的职称评审还需提供领导或专家的推荐信,以及继续教育证明。
请注意,以上材料仅为一般性指导,并不代表所有情况的特殊要求。在准备职称评审材料时,务必参照单位下发的具体材料准备清单。
二、职称评审论文的重点内容
在技术性行业的职称评审中,通常需要提交在该领域发表并被权威机构收录的学术论文。对于教育行业的高级职称评审,教学设计的论文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准备这些论文材料时,有哪些关键点和重点内容需要关注呢?
首先,论文材料的准备应尽早开始,而不是等到职称评审开始时才匆忙准备。一般而言,从论文发表到被收录需要3-4个月的时间。因此,建议提前5-6个月开始准备论文,以确保能够及时应对职称评审。
其次,职称评审论文的内容应有所侧重,而非泛泛而谈过去一年的工作。以下是撰写论文时需要关注的几个重点:
选题针对性:论文的选题应与申请人的工作内容紧密相关,并能够充分展现其工作价值和优势。
工作成果的时效性:在构建论文框架后,应重点阐述个人在工作岗位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总结。描述需客观真实,避免夸大其词。同时,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应具有时效性,即应为近年的成果,以确保被期刊收录。
深入的讨论部分:讨论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之一,主要用于探讨工作成果的意义。在撰写讨论部分时,应涵盖工作或试验条件的优劣分析、个人成果与他人的异同点比较,以及研究或工作的新方向展望等内容。
在撰写论文时,务必牢记以上要点,并注意论文的格式规范。这样撰写的论文才更具说服力,为职称评选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