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权威性专业学术期刊,于2003年3月正式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4980/R,ISSN 1672-3244。由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口腔医学教育家、中国口腔医学界第一位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担任主编,著名口腔医学专家王大章教授、张震康教授、刘宝林教授、李金荣教授、张志愿教授、俞光岩教授担任副主编,郑家伟教授担任常务副主编,国内外70余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杂志辟有临床及基础研究论著,综述、讲座,学术争鸣,临床总结、短篇报道等栏目,及时报道和反映我国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新成果、新经验、新理论、新知识,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开辟继续教育园地,以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学事业。杂志为季刊,标准A4开本,每期64页,铜版纸彩色印刷,每本定价6.00元,全年定价24.00元(邮购者全年30.00元)。联系地址: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部。联系人:费斐。电话:021-33083812,63121780,63138341-5271。                

JAMA:出生缺陷的试管婴儿与自然分娩儿童相比患癌风险高达200%

时间:2024-12-03 16:17:45

试管婴儿就是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再将其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作为人类生殖技术上的一大创举,试管婴儿为无数不孕不育的家庭带来了健康可爱的宝宝。

近日,在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 刊登了一项题为“Assessment of Birth Defects and Cancer Risk in Children Conceived via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n the US”的研究,该研究发现出生缺陷的试管婴儿与自然分娩儿童相比患癌风险竟高达200%。

JAMA:出生缺陷的试管婴儿与自然分娩儿童相比患癌风险高达200%

研究背景

与自然分娩的胎儿相比,试管婴儿有更大的出生缺陷和儿童癌症的风险。一项基于美国4个州的出生儿童队列的研究,评估了出生缺陷的试管婴儿与自然分娩儿童的患癌风险。

研究方法和结果

这项研究数据来自美国4个州2004-2016年期间的出生证明数据、出生缺陷登记、癌症登记和国家体外受精数据库、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果报告系统。研究人群包含1000639个自然分娩儿童(其中18435个孩子有严重出生缺陷),52776个试管婴儿(其中1263个有严重出生缺陷)。

JAMA:出生缺陷的试管婴儿与自然分娩儿童相比患癌风险高达200%

结果发现,与无出生缺陷的自然分娩儿童相比,出生缺陷儿童的癌症风险高达3倍(HR:3.15;95%CI:2.40-4.14),而体外受精的出生缺陷儿童比无出生缺陷儿童患癌风险高达6倍(HR:6.90;95%CI:3.73-12.74)。无论是非染色体缺陷还是染色体缺陷,试管婴儿患癌风险均比自然分娩儿童高出2倍。

JAMA:出生缺陷的试管婴儿与自然分娩儿童相比患癌风险高达200%

统计分析发现分娩类型与有无缺陷存在交互作用,因此进一步以自然分娩的无缺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有出生缺陷的试管婴儿患癌风险仍比自然分娩儿童高2倍多。然而,在无出生缺陷的儿童中,体外受精与自然分娩的儿童患癌风险无明显差异。

总结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现象可能与表观遗传改变有关,表观遗传改变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引起出生缺陷和癌症风险增加;另一个可以解释的潜在遗传现象是种系新生变异,因此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对胚胎进行检测,可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

体外受精作为广大不孕不育人群的救命稻草,真的不可靠了吗?总的来说,只要没有出生缺陷,试管婴儿和自然分娩儿童是一样的。但如果有出生缺陷怎么办呢?现在医学技术如此发达,遗传基因检测和产检可以及早发现缺陷儿并及时干预,从而避免出生缺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