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权威性专业学术期刊,于2003年3月正式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4980/R,ISSN 1672-3244。由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口腔医学教育家、中国口腔医学界第一位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担任主编,著名口腔医学专家王大章教授、张震康教授、刘宝林教授、李金荣教授、张志愿教授、俞光岩教授担任副主编,郑家伟教授担任常务副主编,国内外70余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杂志辟有临床及基础研究论著,综述、讲座,学术争鸣,临床总结、短篇报道等栏目,及时报道和反映我国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新成果、新经验、新理论、新知识,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开辟继续教育园地,以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学事业。杂志为季刊,标准A4开本,每期64页,铜版纸彩色印刷,每本定价6.00元,全年定价24.00元(邮购者全年30.00元)。联系地址: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部。联系人:费斐。电话:021-33083812,63121780,63138341-5271。                

螨皮炎

时间:2024-12-30 15:49:40

"螨皮炎( mite dermatitis )是由螨叮咬或接触其分泌物、蜕皮而引起的急性皮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螨为肉眼刚能看见的微小昆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由蒲螨引起的皮炎又称谷痒症( grain itch ),谷类收割者及包装工人被蒲螨咬后易发病。寄生在鸟的鸡皮刺螨和啮齿动物的鼠螨也叮咬皮肤。有些粉螨以腐败的有机食而不吸血液,所引起的皮炎是宿主对螨的分泌物或螨皮的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在被螨叮咬的部位出现水肿性丘疹、丘疱疹或风团样丘疹、瘀斑,其上有小水疱,偶尔为大疱,中央有针头大小的“咬痕”。自觉奇痒难忍。常伴有抓痕与结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关节痛、发热、乏力、恶心等全身症状。几日后可自行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个别患者可发生哮喘、蛋白尿,或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在接触物上可找到螨虫而确诊。  治疗

对症处理,可用含1%-2%薄荷或酚炉甘石洗剂或5%樟脑乙醇。皮损广泛者可瘙痒严重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内服按组胺药物。继发感染者局部用抗生素软膏。  

预防措施

1. 螨虫怕光照,怕高温,怕干燥,所以居室要保持通风、干燥。

2. 不要直接使用新草席、新竹席、新毛毯、席梦思等 。

3. 使用前先用开水烫洗,或者喷洒灭害灵、雷达、必扑、敌敌涕等杀虫剂,然后再太阳暴晒。

4. 对存放在潮湿处的旧草席、旧竹席、旧毛毯、席梦思等,使用前也要按照上述方法处理。

5. 皮肤不要直接接触草丛、树叶、动物皮毛。

6. 在有螨虫场所工作时应穿长袖上衣、扎紧袖口、裤脚、戴手套、穿鞋袜、也可以预先在皮肤暴露处薄薄涂一层 5%硫磺霜、工作完后要洗澡,更换下的衣服清洁后要太阳暴晒。

7. 宠物的皮毛要经常清洗和喷洒杀虫剂。

8. 螨皮炎患者可外搽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或涂皮炎平软膏、无极膏,同时口服新敏乐、息斯敏等抗组织胺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