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权威性专业学术期刊,于2003年3月正式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4980/R,ISSN 1672-3244。由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口腔医学教育家、中国口腔医学界第一位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担任主编,著名口腔医学专家王大章教授、张震康教授、刘宝林教授、李金荣教授、张志愿教授、俞光岩教授担任副主编,郑家伟教授担任常务副主编,国内外70余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杂志辟有临床及基础研究论著,综述、讲座,学术争鸣,临床总结、短篇报道等栏目,及时报道和反映我国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新成果、新经验、新理论、新知识,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开辟继续教育园地,以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学事业。杂志为季刊,标准A4开本,每期64页,铜版纸彩色印刷,每本定价6.00元,全年定价24.00元(邮购者全年30.00元)。联系地址: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部。联系人:费斐。电话:021-33083812,63121780,63138341-5271。                

重磅!卫生职称改革方案全解读!

时间:2025-05-13 17:21:43

在医疗领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一直是关乎行业发展与人才激励的重要环节。近日,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我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通知,这一举措犹如一颗石子投入湖中,在行业内激起层层涟漪,也为温州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长期以来,传统的职称评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诸多局限。过往,部分评价标准可能过于侧重科研论文发表、学历等硬性指标,而相对忽视了卫生专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临床能力、实践操作水平以及对社会医疗服务的真实贡献。这就导致一些医护人员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撰写论文、提升学历上,却可能疏于对临床专业技能的深耕细作,与患者直接相关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并未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此次温州市的职称制度改革,正是瞄准了这些痛点,决心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全面且贴合实际工作需求的职称评价体系。

新的改革方案聚焦于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原则。品德方面,着重考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医德医风,是否秉持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待患者有无耐心、责任心,在医疗行为中能否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做到廉洁行医。毕竟,医疗行业关乎生命健康,从业者的道德素养是基石,唯有品德过硬,才能让患者放心托付。

能力层面,不再单纯以学历、论文论英雄,而是将临床实践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例如,对于医生而言,手术操作的娴熟程度、疑难病症的诊断水平、对突发医疗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等,都成为衡量其专业能力的关键要素。护士则侧重于护理操作的精准度、对患者病情观察的细致入微以及与患者沟通协调、提供心理安抚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考量,促使卫生人员真正扎根于日常医疗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患者的真本领。

业绩方面,除了考量科研成果转化对临床的实际推动作用外,还关注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基层医疗服务、健康科普等社会公益性医疗活动中的表现。那些积极参与抗疫一线,为守护公众健康日夜奋战的医护人员,他们的付出与贡献将在职称评定中获得公正评价;长期扎根基层,为偏远地区居民送去优质医疗服务的工作人员,也不再因科研条件相对薄弱而在职称晋升中处于劣势。

从实施路径来看,温州市相关部门制定了详细的申报评审流程。申报环节,要求申请人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工作业绩等资料,并提交相应的佐证材料,确保信息真实可靠。评审过程中,组织专家团队,涵盖医疗、护理、药学等各个专业领域,依据全新的评价标准,对申报人员进行综合评审。同时,引入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保证评审过程的公开透明,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都能脱颖而出。

这项改革的意义深远且重大。对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个体而言,为他们开辟了一条凭借真才实学、实实在在工作业绩晋升职称的通道,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医疗本职工作,专注提升专业素养,实现自身职业价值。从整个行业角度出发,有助于优化卫生人才队伍结构,吸引更多人才扎根温州医疗领域,尤其是鼓励年轻力量投身基层医疗、公共卫生等薄弱环节,进而全面提升温州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市民的健康福祉筑牢坚实防线,推动温州卫生健康事业向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蓬勃发展。

温州市此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是顺应时代需求、贴合行业特点的关键之举,必将在温州医疗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我们拭目以待这场改革带来的崭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