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权威性专业学术期刊,于2003年3月正式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4980/R,ISSN 1672-3244。由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口腔医学教育家、中国口腔医学界第一位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担任主编,著名口腔医学专家王大章教授、张震康教授、刘宝林教授、李金荣教授、张志愿教授、俞光岩教授担任副主编,郑家伟教授担任常务副主编,国内外70余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杂志辟有临床及基础研究论著,综述、讲座,学术争鸣,临床总结、短篇报道等栏目,及时报道和反映我国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新成果、新经验、新理论、新知识,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开辟继续教育园地,以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学事业。杂志为季刊,标准A4开本,每期64页,铜版纸彩色印刷,每本定价6.00元,全年定价24.00元(邮购者全年30.00元)。联系地址: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部。联系人:费斐。电话:021-33083812,63121780,63138341-5271。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口腔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324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80/R

邮发代号: 4-75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9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3244
  • 国内刊号:11-49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年第2期文章
  • 基于眼球三维空间精确定位测量的外伤性眼眶缺损的个体化重建

    目的:探讨外伤性眼眶缺损损伤程度的精确评估以及个体化重建方法.方法:对2003年7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97例外伤性眼眶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螺旋CT扫描,采用眼球空间定位方法测量眼球的三维位置,计算眶容积的变化量,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快速原型技术制作个体化眶模型,进行模型外科,制订手术方案,并预制植入物和接骨板等.术中回纳疝出的眶内容物,植入预制的钛网、Medpor或其......

    作者:黄立;林李嵩;王志红;施斌;朱小峰;邱宇;黄跃;余学元;廖云阳 刊期: 2014- 02

  • 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53up-regulatedmodulatorofapoptosis,PUMA)在舌鳞癌组织、舌癌旁组织及正常舌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舌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检测30例舌鳞癌组织、13例舌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中PUMA的表达水平,分析PUMA在舌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

    作者:刘斌;江方方;余东升;刘子锋;赵玮 刊期: 2014- 02

  •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474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474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诊断为原发性ACC的474例临床病理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74例ACC中,男女之比为1.03:1(240:234);发病年龄11~83岁,平均年龄52岁;腮腺和腭部分别是大小唾液腺中常见的部位;病......

    作者:张春叶;邓旭霞;田臻;王丽珍;胡宇华;李蕾;李江 刊期: 2014- 02

  • 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目的: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探讨与下颌神经管(inferioralveolarcanal,IAC)相交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mandibularthirdmolars,IMTMs)的阻生类型,并观察手术拔除阻生牙后下牙槽神经损伤与阻生类型间的关系.方法:对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确诊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接触或相交的378例患......

    作者:徐光宙;杨驰;范新东;俞创奇;汪湧;张瑛 刊期: 2014- 02

  • 自体块状骨结合引导骨再生技术重建前牙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自体块状骨结合引导骨再生(GBR)技术重建前牙区骨量不足术后种植位点和非种植位点骨量变化的差异.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8月间,术前全景片及CT评估14例患者(73个缺牙位点)前牙区骨量不足,于颏部或下颌支处取自体块状骨结合GBR技术重建前牙牙槽骨,并延期行种植体植入术(共植入42颗种植体).术后即刻、3、6、9个月和长随访时间点(平均13.8个月)行CT检查.利用Simpla......

    作者:郑吉驷;张善勇;杨驰;张瑛;赵璟阳;虞菲 刊期: 2014- 02

  • 正畸牙移入对牙槽突裂植骨区骨改建的生物学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正畸牙移入后牙槽突裂植骨区内Trap、Rankl、Runx2的表达,研究正畸牙移入对牙槽突裂植骨区骨改建的生物学影响.方法:选用12只8周龄SD雄性大鼠,制备正畸牙移入牙槽突裂植骨区的动物模型,加力前及加力1、3、5d后处死动物取材,进行H-E染色,检测裂隙区骨形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ap、Rankl、Runx2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

    作者:孙健;陈振琦 刊期: 2014- 02

  • 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小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分析小型钛板固定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的应力分布特点及位移情况,为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的内固定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建立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小型4孔钛板固定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前牙与健侧磨牙垂直加载,分析钛板钛钉应力分布及腓骨前后端位移情况.结果:前牙加载时,相应钛板钛钉应力、腓骨前后端位移值均大于后牙加载时;前牙加载时腓骨前端大位移值为264.44μm,而后牙加载时为149.02μm.钛板大应力值......

    作者:殷学民;刘雄;扶晟;张君伟;徐国翔 刊期: 2014- 02

  • RNA干扰TEAD基因对舌癌细胞系Tca8113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中内源TEAD基因的水平,观察TEAD基因对舌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TEAD基因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至Tca8113,采用RT-PCR法检测转染后的Tca8113细胞中TEAD基因的表达,采用CCK8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

    作者:徐贤寅;柳杨;於俊 刊期: 2014- 02

  •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颌骨扩弓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唇腭裂患者在生长发育期,常可观察到上颌骨矢状向、横向和垂直向等三维方向的发育障碍,其牙弓形态往往表现为上牙弓狭窄等,尤以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为严重.上颌骨扩弓成为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的重要步骤,扩弓方法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本文分别从各类扩弓方式、年龄和牙弓形态等方面,讨论其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扩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杨礼安;陈振琦 刊期: 2014- 02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进展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目前被鉴定出的强的血管生长因子,其家族由7个配体、3种受体以及2种共受体组成.通过多条信号通路,VEGF表现出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淋巴内皮细胞生长和淋巴道转移、抗凋亡等多种细胞学效应.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与VEGF密切相关,新生血管既为肿瘤生长提供营养,也为肿瘤的转移提供通道.本文针......

    作者:马海龙;钟来平;张志愿 刊期: 2014- 02